中国储能网讯:10月16日,记者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联研院)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撑低碳冬奥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近日通过工信部组织的专家组现场验收,标志该工程正式进入运行阶段,将为冬奥会重要设施崇礼南交通枢纽提供绿色低碳高可靠供电。
该工程由联研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张家口供电公司等单位联合实施,项目克服了天气严寒、工期紧张、疫情防控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攻克了多项微电网关键技术,并基于原始创新成果,建成了以柔性变电站为能量管理枢纽,涵盖风、光、储、新能源汽车等多能互补的交直流微电网,实现了高比例分布式能源柔性接入,解决了冬奥重要负荷的高可靠供电难题。
“崇礼多能互补微电网工程包含多端口柔性变电站一座,10千伏(kV)端口接入1.26兆瓦(MW)光伏、交通枢纽负荷,另外一端接入10kV电网。750伏(V)直流端口接入锂电池储能系统,经过630千伏安DC/AC换流器转换成380V交流,为低压交流负荷提供高可靠供电,可靠性大于99.99%。”联研院副院长常建平说。
联研院电力电子研究所所长邓占锋介绍,该微电网工程能够发挥出多种能源灵活互动及负荷高可靠供电的作用,与其核心装备柔性变电站是分不开的,项目团队历时1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网公司科技项目的支持下,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了多端口模块化柔性变电站主电路拓扑、全对称环氧固封高频变压器、网荷故障隔离的高可靠供电、多要素协同的交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与保护等技术,研制了多端口柔性变电站换流阀关键装备。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认为,该微电网工程核心技术实现了原始创新,达到了领先水平,并与南瑞集团、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等单位签订了成果转化合同,成果应用于交直流配电网、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最新产品
HZIE-C50系列电流传感器
HDID-C31-DIGI(MOD)-SP3数字式直流电流变送器
JIB-C15-DIGI(MOD)数字式交流电流变送器
HIE-C150-5000P5O55开口式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
HIE-C150-4000P5O50开口式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
HIE-C150-3000P5O54开口式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
HIE-C150-2000P5O15开口式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
FDIE-C40-DIGI(MOD)数字式超宽范围磁通门直流电流变送器
同类文章排行
- 换电重卡:小配角大戏份
- 固态微型锂电池:“体型小,储能大”创全球之最
- 近期储能产业动态汇总
- 从本轮电荒应对看中国能源市场化改革
- 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否点燃用户侧储能?
- 北京为换电应用试点提供示范“样本”
- 蓄热储能可以在建筑脱碳中发挥重要作用
- 15个问题读懂钠离子电池的现状和未来
- 民用天然气掺氢技术靠谱吗?
- 新能源车涨价在路上?
最新资讯文章
- 一种适用于BMS的专用数字式开口型电流传感器
- 运算放大器知识经典问答
- 运算放大器知识经典问答
- 运算放大器知识经典问答
- 运算放大器知识经典问答
- 运算放大器知识经典问答
- 运算放大器知识经典问答
- 运算放大器知识经典问答
- 运算放大器知识经典问答
- 运算放大器知识经典问答